法治同行千里志,检察携手一心谋。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检察机关区域协作配合,提升刑事检察工作质效,8月18日上午,襄阳市检察院与东莞市检察院会签《关于加强刑事检察工作协作配合的备忘录》。此次会签,既是两地检察机关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探索,也是牢牢把握“两个回归”,做优做强刑事检察的深入实践。
就推动备忘录落实,深化两地合作共赢,陈俊表示,要深刻认识刑事检察的职能定位,紧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共同目标,牢牢把握“两个回归”,持续做实“三个善于”,在讲政治与讲法治的有机统一中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据悉,襄阳市检察院与东莞市检察院将围绕共建刑事检察证据分析研究与运用实践协作等五项机制,在刑事检察等核心业务板块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开创跨区域刑事检察协作的新样板。
一是共建刑事检察证据分析研究与运用实践协作机制。依托双方分别与复旦大学法庭科学研究院挂牌成立的“检察证据分析研究基地”与“刑事证据运用实践基地”,组建跨区域刑事检察证据分析研究与运用实践团队,聚焦六类案件开展研讨,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二是共建检校合作人才共育机制。整合两地检校合作资源,采用“理论授课+案例研讨+模拟实训+实地参访”四位一体培养模式,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科研平台、实践基地的深度融合与互通共享,释放检校合作最大效能。
三是共建刑事检察专家库机制。广泛吸纳两地高校学者、科研机构、公安法医等建立刑事检察专家库,组织专家参与重大疑难案件会商、新型犯罪法律适用研讨等。适时将培训成果、专家智库智慧转化为刑事案件证据审查指引和刑事指控实务操作规范等。
四是建立数字检察赋能刑事诉讼监督机制。互相借鉴对方成熟实践经验,推进“数字刑检重点模型”应用,搭建跨区域刑事案件信息互联互通平台,实现电子数据调取、监督线索移送等高效流转,以数字技术驱动刑事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五是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适时召开刑事检察工作交流会,互派业务骨干参与实训,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
签约仪式结束后,襄阳市院参观了东莞市院院史展厅,听取了“东莞市检察机关检察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广东省检察机关另案处理案件专项监督模型”应用介绍,并就刑事检察业务工作开展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