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襄城区检察院积极探索五项机制推动该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治理

【字号:    】        时间:2017-11-14      

  通讯员(刘洋)2017年以来,襄城区检察院落实响应上级关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专项法律监督工作部署,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不断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探索“联动、补偿、监督、预防、问效”五位一体生态保护机制,大力构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网,推动该区形成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合力,助力该区“襄城变‘香城’”五年奋斗目标。 

   

  

  一、建立线上线下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 

   

  

  图为襄城区检察院与区国土局开展联席会 

   

  

  针对辖区内环保、国土、水利等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案件多、移送立案侦查少,以罚代刑、重罚款轻纠正等问题,积极向区委、区人大、区政府报告争取支持,推动区“两办”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专项活动上升到全区层面统一开展。线上充分运用“两法衔接”信息录入平台。20175月份与区“两办”共同出台《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区政府将相关行政部门利用“两法衔接”信息平台进行案件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对于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的机关及机关负责人政务考核实行一票否决。由区政法委牵头,区检察院负责对该项指标定期检查及通报,有效运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生态环境执法案件的网上监督。线下充分运用联席会议制度,在环保、国土、林业、水利等行政执法部门设立专职联络员,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相互通报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和工作进展,合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主动走访相关行政职能部门以及工业园区、水库等环保重点区域,摸排案件线索5件,公安机关就其中两起案件迅速立案,法院均已作有罪判决,信息共享联动执法格局初步形成。 

   

  

  二、建立诉前生态修复从轻处罚机制,促使犯罪嫌疑人对被破坏生态补偿性修复。 

   

图为犯罪嫌疑人投放鱼苗恢复生态 

   

  

  为破解人坐刑期满、荒山依旧在的问题,我院针对破坏生态环境可以不起诉或者起诉到法院后建议从轻处罚的轻微违法犯罪案件,积极探索诉前生态修复从轻处罚机制。即通过引导犯罪嫌疑人承担恢复被破坏环境的义务,并根据实际生态修复效果,依法建议法院从轻处罚。最大限度的减轻对环境破坏的损失,起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办理的王文高、李家金在汉江禁渔期采用自制电打设备非法捕捞水产品一案。在该案审查起诉过程中,检察官积极引导两人在汉江投放鱼苗40余公斤,同时联系渔政部门对二人投放鱼苗行为跟踪监督和指导。两名犯罪嫌疑人在投放现场当众宣读忏悔书,多家媒体全程跟踪报道,50余名渔民现场受到警示教育。我院遂依法建议审判机关对两人从轻处罚。 

   

  

  三、建立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刑事诉讼监督常态化机制,保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图为襄城区检察院检察官讨论案情 

   

  

  建立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专门办理机制,成立专业化办案小组,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实行快速批捕、快速移送起诉。对该类案件均实行提前介入,通过参与案情讨论、查阅行政执法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案情,引导相关部门补充完善证据,保障案件依法办理。如我院办理的潘家安污染环境案,被告人潘家安企图通过拆除设备、填补渗坑的方式逃避行政机关处罚,我院及时引导区环保局完善和固定证据,最终被告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同时,对事实认定或定性错误、量刑畸轻畸重的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案件,我院及时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依法通过刑事抗诉、检察建议、建议再审等方式予以纠正。成功办理了湖北省首例破坏生态环境抗诉案并获改判。 

   

  

  四、建立保护生态环境大预防工作机制,坚持关口前移预防先行。 

   

  

   

  

  图为襄城区检察院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培训 

   

  

  积极向区委汇报,请求将检察机关纳入区环委会成员单位,今年9月区环委会将我院正式纳入《襄城区2017年生态省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分工,负责指导开展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保护法治宣传工作。充分发挥驻社区检察服务站前沿阵地作用,积极走访辖区工业园区、林区、库区和环境资源保护相关职能部门。2017年,冯家巷社区检察服务站结合走访了解到的市国土资源局对公益诉讼存在困惑的问题,组织全市500余名国土资源干部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培训,受到与会人员好评。截至目前,开展大型环境保护法制宣传、教育活动8次,向环保行政执法机关职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社会群众发放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500余份,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对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咨询56人次。认真参与该区组织的“绿满襄城”专项行动,与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专题预防,共同研究分析生态环境领域犯罪的总体形势、规律特点、演变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五、建立关键节点跟踪问效工作机制,推动受破坏生态环境得到综合治理。 

   

  

   

  

  图为采砂场采砂设备被封存 

   

  

  充分依托检察建议对被监督行政执法部门履职行为跟踪督办。紧盯检察建议发出、回复、整改、修复等关键节点,限制被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回复时限,对于收到检察建议后无正当理由拒不整改或者敷衍塞责的,及时发送催告函,催告被建议机关回复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必要时要求其上级主管机关介入调查,督促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职。20174月,我院针对六化建厂区后山养猪场猪粪污染南渠水源案件线索,向区环保局发出检察建议后密切跟踪案件进展,先后3次向环保局督办整改情况,促成该养猪场关停,南渠污染情况得到有效治理,该工作情况被《检察日报》予以刊载。截至目前,共向全区6个单位发出检察建议18份,涉及土地、林业、环保等多个领域,所发检察建议采纳率达100%。同时,通过向区水利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水利局对我区汉江段非法采砂情况进行有效的整治,依法关停该流域多家非法采砂场所,并完善汉江河道采砂各项管理制度,对该水域采砂经营活动统一发包,使采砂经营行为规范管理,杜绝河道非法采砂乱象。既保证采砂经营活动有序发展,又保护了该水域的生态环境,该案的成功办理被湖北省检察院收录为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