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述责述廉会抽得巧、问得刁、答得好、评得妙,现场随机抽取的10位主任回答提问,准备充分、思考深入,有思路、有举措、有方法、有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月14日,襄阳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机关中层干部述责述廉评议会。通过采取公开晒、现场问、民主评的方式,构建点评问答一体化评议模式,确保述出责任、问出压力、评出动力。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俊出席并讲话。
“充分履职维护特定群体利益,今年共办理各类侵害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案件501件。”
“工作还存在亮点工作经验总结和宣传力度不够,典型案例采用率和采用层级不高等问题。”
“明年将继续加强上下沟通、内外协调,综合运用领导包案、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工作措施,为群众排忧解难。”
18名中层干部聚焦责与廉,晒实绩、交答卷、找不足、谈打算,为顺利开启2025年工作奠定基础。
两级院选取10名业务骨干担任“观察员”,现场随机抽取10位中层干部限时3分钟轮流“应考”,要求答出对检察新理念新部署的理解,并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提出具体措施打算。
“请结合‘党建引领检察业务示范区’建设,谈一谈如何开展好‘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活动,更好地实现政治与业务融合互促?”
“‘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活动是深化‘党建引领检察业务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创新、做实、用活说讲活动。我们将突出检务督察工作的职能定位,从深化‘三个规定’的落实、办案影响与风险研判的重要性等方面来开展好说讲活动,从而强化内部监督职能,促进干警依法规范履职尽责。”
“结合最高检提出的‘一取消三不再’,请谈一谈如何更好地在刑事执行检察工作中落实‘两个回归’?”
“‘一取消三不再’旨在引导广大干警进一步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进一步回归高质效办案本职本源。刑事执行工作落实‘两个回归’需要及时转变检察工作理念,紧盯刑事执行各环节和堵点难点,强化数据分析研判,定期开展质量评查、反向审视,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
观察员提出的问题涵盖从检察新理念的贯彻落实,到具体业务工作的提质增效策略。中层干部的回答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应变能力。通过真问答、真评测的方式,充分检验中层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能力。
回答完毕后,观察员实时点评,并对所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双方在交流互鉴中共谋落实检察新理念新思路新部署的“襄阳答案”。
全体参会人员认真听取述责述廉对象的报告及现场问答,从“思想政治建设、履职能力、运行规范、协同配合、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建设”五个维度,对述责述廉对象进行民主测评。
市院分管领导对所分管的部门工作进行现场点评,直言问题所在,并提出对策建议。
“中层干部强,检察工作才能强。各位的汇报很精炼,严格按照限定时间完成了述职。现场的点评互动精彩,述职人和分管领导对问题的剖析精准,为2025年工作提供了方向。”陈俊充分肯定此次述责述廉评议会的形式,他指出,把述和评有机结合,是最高检作出“一取消三不再”的决定后,襄阳检察机关在新的环境下优化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围绕检察机关按照市人大决议要求,聚焦“五个示范区”建设,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检察贡献,陈俊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有境界。提升境界首先要牢牢把握大局大势,作为检察机关,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当前,面对省委赋予襄阳的发展新定位、最高检提出的检察工作新任务新要求,检察机关机遇挑战并重,工作任务叠加。襄阳检察争先进位等不起、慢不得,要不断提高境界,坚持拓宽视野,克服思维定势,奋勇追赶,只争朝夕,做到担当有为善为。
二是要有目标。要继续围绕聚力“六新”融合,打造襄阳检察工作现代化示范区这一总目标,按照“两争一出”的要求,从省委对襄阳新的发展定位出发,从检察工作一系列新的标准要求出发,结合实际规划2025年新的工作目标,引领带动襄阳检察工作“一年出成效、两年上水平、三年树标杆”。
三是要有方法。要注重统筹兼顾、守正创新、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按照“谋在先、精选点、抓一体、促融合”的方法,主动履职、智慧履职、统筹履职、系统履职。要注重深入总结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推动执法监督+法律监督、大数据+检察等机制提档升级,运用好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推动工作事半功倍。
四是要有节奏。要保持合理、稳慎的工作节奏,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起步点,以培育打造典型案例为发力点,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要以首月、首季“开门红”引领推动全年“满堂彩”。要统筹好案件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提高办案质效。要一体谋划和重点推动相结合,按照“五个示范区建设”工作指南,明确目标任务,一步一个脚印抓出效果。
市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杨传军主持会议,市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基层院检察长、市院内设机构负责人,市院全体干警以及各基层院检察官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