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隗千奇 吴一帆)“检察官,我们的工资已经被拖欠大半年了,包工头又在外地,联系不上,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请你们一定要帮帮我们!”2023年4月4日,在襄州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9名农民工焦急地向检察官寻求帮助。
在耐心询问相关情况后,检察官得知,2021年年底,9名农民工先后来到一家建筑工地从事外墙涂料工作,但由于承建方与分包方的工程款结算存在纠纷,农民工工资一直未能足额支付。案件受理后,该院检察长胡芝春决定包案办理,并安排人员第一时间前往该项目工地了解情况,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鉴于该案中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还比较复杂,我们决定召开公开听证会。”2023年4月14日,胡芝春主持召开公开听证会,听取了人民监督员、援助律师对案件处理、深化保护弱势群体机制等问题的意见。考虑到涉案人员众多、居住地分散,为了减轻当事人的诉讼负担,检察机关建议法院通过诉前调解程序让薪资纠纷尽快得到解决。
“罗老板(工程分包人)没有把工程款全额支付给我,我也没办法呀!”
“工人是包工头喊来的,应该由包工头支付工资。”
······
2023年4月20日,襄州区检察院联合区法院、信访局、人社局对当事人进行调解,期间,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词,场面一度陷入僵局。
“每一份工资都是农民工家庭的希望,不管承建方与分包方之间有什么结算纠纷,都应当依法支付农民工的工资。”检察官从“情理”和“法理”的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
最终,通过两次长达近8小时的调解,分包方承诺会将农民工工资尽快支付到位,双方当事人终于握手言和,并现场签署了调解协议。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检察机关民事检察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胡芝春表示,该院将紧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建立用工薪酬保障机制,主动作为,能动履职,积极引导化解当事人矛盾纠纷,举多方之力构建劳动者权益保护屏障。